我平时的工作除了自己做内容,也需要和别人产生合作,有时候是别人找我做项目,有时候是我找别人做项目。
但基本都是纯线上交易。
找我的一般就是看我的内容过来的;我找的一般都是我群里的群友或者学员。
过去一年的时间里,有的合作大半年了还在合作;有的合作过一次就再也没联系过;还有的中途就一拍两散了……
别人找我的有的会愿意(也可以说“敢”)付预付款,但大部分都不愿意,都是先做,做完给钱。而如果是朋友介绍的,则一般都是先付预付款。
这么一对比就明白了,不愿意先付预付款,主要是怕“携款拉黑”。
今年国庆前,我在群里发了个需求,有个群友私信我说他一朋友可以做。
我一看ID,经常在群里发言,觉得应该靠谱些(有时候博取信任就是多露脸……),就把其他想接的几位拒了。
沟通完需求,对方表示没问题,能做。
我说,那我先支付你30%。
说完我就转了账。
谁知对方却说,不用,做不出来一分钱不要。
我一听,寻思着应该对这活挺有把握的。
我说,没事,按规矩来,你收了吧。
谁知对方直接退回了转账,还撂下一句,7号弄完我找你。
国庆我去了趟丈母娘家,回来又一堆事,就把这茬给忘了。
等我想起来的时候已经12号了,赶忙发消息问做怎么样了。
对方说,您还要吗?
……
所以我要是找别人,只要确定对方能胜任,或者对方跟我说他能胜任,那我一定是先付预付款。
不是我不怕对方“携款拉黑”,而是比起预付款那点损失,我更怕中途撂挑子。
因为离截稿日越近,就算我能找到人,承担的风险也会变大,有时候因为日期临近要加钱。
看起来我们双方都没拿对方东西,应该是不亏不赚,但实际上我已经亏了。
后来那个单子,我又加了20%的费用,才找到合适的人做。
2
上上个月因为事多,我给一个老合作伙伴的项目延期了。
最后交付的时候,我说,合同反正还没寄,要不扣我30%的费用吧。
和我对接的同事说,没事,延期的事我来跟公司沟通。
……
这不是故作姿态,而是我单方面的主观原因导致的延期,本质就是变相抬高报价。
而一个合作想要持久,最好的状态就是大家谁也别偷偷摸摸占对方便宜。
最后钱一分钱没少,而且几天后就打款了。
当然,如果换了是我,我也不会扣这个费用。
合作这么久,知根知底,沟通成本比较低,就算再去找一个能力一样的,也要合作一段时间才能“一点就通”。
说白了,就是换人的成本远高于这个30%的费用,那不如用这个30%的费用把合作的关系维护好了,后续的合作也更省心。
所以如果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,当这个延期带来的成本高出我跟他合作降低的那些沟通成本的时候,那我可能就要考虑“换人”了。
要不怎么说“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”,既说明人都是会计算比较的,也说明一方给另一方带来的价值永远都不可能无限大。
3
之前在一本书里看到过一个概念叫“心理账户”。
大意是不同的商品的价格在人的心理是有不同的价格区间的,而和这个人本身的绝对财富不一样。
举个例子,我从来没买过超过3000块的手机,我弟弟在他一个月三四千的时候,就只用最新款的iPhone了。
我俩最终买什么样的手机,和我俩的拥有的钱的绝对值没有直接关系,而更多取决于手机在我俩“心理账户”中的价值。
而我觉得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别人心理也会有一个大概叫“靠谱账户”之类的东西。
别人是否愿意和我们“合作”,除了我们本身所具备的能力,“靠谱值”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。
如果能力代表的是后面“0”的数量,那“靠谱”更像是前面的数字。
因为一个完全不靠谱的人,就算能力再强也不会有人敢跟他合作的。
而我们平时的一举一动,都会影响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“靠谱值”。
就像我一开始举的例子,他在群里积极发言提升了在我心目中的“靠谱值”,但因为一次失败的合作,“靠谱值”又降到了0。
前阵子,小北回娘家休息了几天,回来跟我说,不工作的时候也没觉得有那么多事,感觉地球一样转,但工作的时候咋感觉事情都做不完,老做老有,一件比一件急。所以不如就慢点,可能本来那些事儿就没那么重要。
我说,你这么想就错了,你没做、迟做的那些事不是没有价值,而是正是因为你没有做,所以你觉察不到你因为没做它们而失去了什么……
正如那些“不靠谱”的行为,它们积压到最后,让你失去的都是一个个“机会”,但你不会察觉到异样……
因为都没得到,怎么会有“失去感”?
-End-

公众号『副业普拉斯』
专注网络赚钱/副业项目/教程
扫码关注不迷路
站长微信:860056696